清明節,其實是三個節日

閱讀 ?·? 發布日期 2022-04-07 15:53 ?·? admin

眼睛一閉一睜,轉眼間就到了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。

 

假日苦短,只有三天,可是你知道嗎,古代的寒食節、清明節、上巳節融合起來,才有了今天的清明節。

 

關于清明節的歷史,你了解多少?一起來看看吧!

 

 

 
 
 
 

 

戳視頻了解清明節歷史!

 

寒食節起源于春秋時期。

 

那時候還是晉國公子的重耳因躲避禍亂流亡他國,大臣介子推不離不棄,始終追隨左右。

 

圖片

 

后來,重耳勵精圖治,成為一代明君晉文公。但介子推生性淡泊名利,不求利祿,與母親歸隱綿山。

 

為了逼介子推出山相見,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,沒想到介子推誓死也不下山,最終被燒死在山中。

 

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,將其厚葬,并將放火燒山的那天定為寒食節,規定民間禁止用火,寒食一天,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。

 

圖片

 

而我國清明掃墓的傳統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。

 

在《孟子·齊人篇》中,提到有一個齊國人經常到東郭墳墓間乞食掃墓的祭品,被其他人恥笑。

 

由此可見,在戰國時期,掃墓習俗的盛行。

 

圖片

到了秦漢時期,祭掃墳墓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。

 

《漢書·嚴延年傳》中這樣記載,御史嚴氏即使離京千里,也要在清明那天,“還歸東海掃墓地”
 

唐玄宗更是將寒食節掃墓定為當時“五禮”之一。

 

由于清明距寒食節很近,老百姓把掃墓延長到清明節。

 

朝廷也正式規定,寒食節和清明節一起放假。

 

圖片

 

“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”

 

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,就是描寫當時清明的場景。

 

清明節是什么時候取代寒食節的呢?

 

那是在宋元時期,清明節將祭祖掃墓、寒食節風俗與上巳節踏青等活動相融匯,人們在清明節祭拜祖先、悼念已逝親人。

 

新中國成立后,作為我國傳統節日的清明節,還增加了踏青、放風箏等野外健身活動。

 

在明媚的春光里,人們在祭拜祖先之余,馳行于青綠山野。

 

2006年5月20日,經國務院批準,清明節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 

2007年12月,國務院正式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。

 

從2008年起清明節開始放假,成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。

 

關于清明節的來源,就說到這里吧。

為您推薦